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工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字体:      
分享到:
 按: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档案”微信公众号陆续编发介绍,带领大家品味八闽大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德化瓷工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产供内外销的需求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化陶瓷器皿类的产品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宋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

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因艺术风格别致而被欧洲各国收藏。德化瓷因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建国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无论在工艺技术和艺术创作设计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和拓展,不仅生产了大量优质的日用陶瓷产品,同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陶瓷作品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相关信息